他默默资助一名孤儿,让苦命的孩子感受到温暖;他帮助一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买房,让对方的家庭免于破碎,自己一家三口却挤在旧房里;他先后帮助过26个家庭以及200多名涉邪人员……他就是海安县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副主任蒋龙生。
把孤儿培养成医学硕士
王士兵是海安县中医院的见习医生。他年少时就成了孤儿。那是1994年,蒋龙生正在海安县白甸派出所当所长,看孩子可怜,蒋龙生找到白甸镇民政局,让王士兵住进离家最近的敬老院,他以个人名义每年捐1000元给敬老院,作为孩子的生活补助。每到周末,蒋龙生都会把王士兵接到家里。
2001年,王士兵以高分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专业。学费一年4600元,7年就是3.2万元。蒋龙生的父亲当时正患癌症住院,家里有限的一点积蓄早已花光。但他对王士兵说:“你安心准备去上学,我来想办法。”他请几位老友吃饭:“今天这顿饭,就是鸿门宴,希望大家帮我个忙,让士兵顺利读上大学,500元不嫌少,1000元不嫌多……”这顿饭,凑到2万元。小士兵顺利跨进大学。
“从老蒋资助小士兵后,他回来如果不停地叹气,吃不下饭,我就知道他又遇到困难的孩子了。”妻子陈红(化名)说,蒋龙生的眼睛里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可怜之处。16年来,蒋龙生他先后资助了4个孩子。
帮困难户贷款买房
2003年,蒋龙生调至海安县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海安县南莫镇的刘一山(化名)早年到上海开小理发店,2003年非典期间他回到原籍,妻子也与他离婚了。
“那时我特别痛苦,幸亏遇到蒋主任,让我们夫妻破镜重圆。”刘一山说,当年他回海安后,蒋龙生为帮他自立,在县城找了一间店面,使他重操旧业。从店面装修、水电安装,到跑工商执照、税务登记,都是蒋龙生操办。
2006年,刘一山夫妻想在县城买间门面房,蒋龙生觅得一间门面房,刘一山还想连门面房上的公寓一起买下来,一共要36万元。他只能筹到七八万元。蒋龙生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还用公积金贷了16万元。刘一山住进了新房,而蒋家仍住在一套旧房里。
“我当时觉得如果他们能买下房,从此也就在县城立足,也不会再去犯法了。”蒋龙生说。
妻子都舍不得买新衣
蒋龙生对外人慷慨,对家人却很“抠”,妻子陈红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有一年,妻子好不容易攒一万元钱,本来想给女儿交学费的,却被丈夫要走帮助别人,只能借钱交学费。
眼看越来越高的房价,一家三口还住着旧房,但丈夫的公积金却在为别人使用。
除此以外,妻子还要忍受外人的不理解和嘲讽,丈夫的钱一分钱都没有享用过,自己的钱也留不住。陈红有满腹委屈,她说,“我一直想不通,我俩工作都不差,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公务员,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
然而,当记者问陈红,“在你眼里,丈夫是怎样一个人?后悔嫁给他吗?”她却回答说:“他外表坚硬,内心柔软,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我嫁他虽有怨,但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