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放心是需要底气的。这个底气说到底就是一种实力,这种实力能够激发出无限能量。
在向社会公布今年法治惠民工程时,海安县委书记章树山特别要求邀请媒体记者以及全县政法系统行风监督员参加,目的正如他所说的“要扩大监督主体范围,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干警宣誓的形式,要求政法部门和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要在执法活动的过程中,加大坚持和追求公平、正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全体人民在知晓政府承诺的情况下,对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增强群众的认可度,这需要海安县委、县政府必须具有敢为人先的魄力与胆识。
在抓好法治惠民项目的落实之中,海安不仅抓住为民办实事的“标”——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阳光政务得民望工程、公正廉洁顺民意工程、先进文化优民风工程、法律进企保民生工程、依法拆迁护民利工程、农业执法解民忧工程、行政审判维民权工程、劳动保障恤民情工程、文明城管贴民心工程和安全生产促民安工程等10件法治实事的公示、承办和将来的验收,最大程度地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还主动抓住办好实事的“本”——政法队伍和其他执法队伍的公正廉洁执法问题,将政法队伍和执法队伍建设上升到为民办好惠民工程的本源,把政法队伍和其他执法队伍推到群众监督的第一线,倒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法治惠民工程,从源头上提升战斗力,提升法治海安创建质效,让群众感受到创建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江苏法制报 陈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