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海安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初具规模


(信息时间: 2011-03-0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海安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初具规模

    2月以来,海安县网络文化协会、综治协会等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至此,海安县已有社会组织342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格局在海安初具规模。

  根据新社会组织特点引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络和机制,逐步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不断提高新社会组织综合治理工作水平,海安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大打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牌。谈到动员、组织或以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海安县民政局局长周小平感触颇多,民政部门既要扶持发展各类新社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登记管理和日常监督,也要加强对非法组织的专项调查整治,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稳定得好。

  早在去年年初,海安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立以综治法治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全面落实年终德、能、勤、绩、廉、法、安“七位一体”的考评机制。海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焦广琪介绍,2010年县政府对政法装备及基础设施建设予以倾斜,近亿元资金投入,解决了人员、装备、经费等问题。得到重视的海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如虎添翼,海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综治委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据介绍,海安县创新社会管理,去年实施的“网调对接”中心和南通市首家交通事故联动速调中心等专业调处机制,提升了大调解的专业性、联动性和实效性。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使“大调解”专业化机制得到有效运行。建立了涉法涉诉信访联合接访中心、法院“专家门诊”式行业调解中心。高标准实施了技防建设三期暨“3·20”工程,建成南通市一流的现代技防体系。现代技防体现了海安创新特色,全县推进小技防入户工程,精心组织百日会战快速推进,3个月完成3年任务,在南通市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被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斌誉为“海安现象”。

  在全县执法行政部门定期开展执法卷宗集中查评,彰显了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法治进程。公正廉洁执法集中宣誓、行风监督员观摩行政审判庭审等活动,有效促进依法行政,推动公正廉洁执法,成为年度执法亮点。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四年保持100%,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对此宣传报道,最高院副院长江必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海安样本”的积极示范意义,并要求推介落实。

  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前移工作关口,把预测放在决策前、风险化解在发生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海安县大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程华波深有体会。他说,通过对东大街、万力集团区域拆迁等一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处置项目方案26处,有效化解了不稳定因素。针对劳资纠纷多发的特点,海安县组织县总工会、人社局在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站,为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0件。其中,29名农民工出国劳务纠纷案成功入选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件。

版权所有: 中共海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