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海安市孙庄街道坚持以“网格+警务”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被动堵漏洞”向“主动排风险”转变,将网格打造成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警网”力量聚集
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1月19日,孙庄街道夏岔村第二网格专职网格员王进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内走访,听到9组附近村民反映有人发生车祸躺在自家田头,王进立即赶往事发地。
在现场,王进看见一个满嘴鲜血的人躺在路边,表情十分痛苦,一旁的电瓶车车头因冲力已被撞毁。王进急忙上前安抚对方情绪,同时拨打110与120急救电话。王进仔细询问了身体状况,确认没有大碍后便帮助其初步清理伤口。原来,伤者在骑车回家途中突感不适,不幸撞上绿化带,连人带车摔到了田里。伤者家人闻讯赶至现场,王进一直陪伴伤者直到救护车到来。
网格员第一时间安抚群众,警员及时赶往现场处理事件,这样的无缝对接不仅让伤者身体得到及时救助,精神也有了依靠。这是“警网融合”最根本的服务宗旨,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为群众解决最急切的问题。
智能化治理
护送迷路老人回家仅用90分钟
1月27日下午3点,孙庄街道银杏村警网融合工作站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让专职网格员们很是忙碌。这位特殊的“客人”是位年过七旬的迷路老人,被在网格中巡查走访的银杏村第二网格网格员任善虎发现。室外严寒,任善虎将老人带到了办公室,并给他倒上热茶暖手。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无法讲清其家庭住址,加之没有任何能表明身份的证件,一时让大家犯了难。
耐心细致询问后,老人才道出他的来处。从老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其家住原如皋市戴庄村三大队五队,名叫杨德凤,任善虎掌握线索后,立刻将信息上报至海安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信息中心,请求上级部门利用大数据查询老人信息。很快,派出所回复已查到老人的身份信息和家庭地址,但由于其家人都在外地,无法立即接老人回家。网格员们先安顿好老人,协助派出所于当天下午4点半,用警车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从发现老人到护送回家,仅仅用了90分钟。“如今的办事效率真的提升了很多!”村民不禁夸赞。警格与网格不断融合的治理模式也逐渐彰显魅力。
不间断巡查
人员情况尽在“掌控”
1月27日,夏岔村第三网格网格员孙仕君巡查走访时发现,21组两村民发生冲突,现场不少群众围观。为防止事态激化,孙仕君立刻疏散围观群众,并安抚双方情绪,纠纷得到有效控制。经细了解,当事人景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因病情突然恶化,才与他人发生冲突。孙仕君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区指挥中心、卫生所汇报,并与其家人和医院联系,及时将景某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夏岔村警网融合工作站从源头上防范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通过早发现、强管控,走出了一条“网格+警务”优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安全管控的新路径,大力维护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双网融合”为全力推进“网格+”工作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孙庄街道将汇聚各方力量,创新融合机制,不断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在促平安、保发展等方面的实战应用,让“平安花”遍地尽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