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基础
南通海安“老舅妈”调解成妇联金字招牌


(信息时间: 2012-04-1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4月13日,一个平常的周五早晨,记者来到南通海安县开发区人民法庭,听说这里有个当地的知名人士“卢主任”,她既非法官出身,也不能熟背各种法条,但当地群众会慕名而来,找她调解各种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们亲切地称她“老舅妈”。而由此,海安县妇联主动联系县开发区人民法庭力推“老舅妈”调解室,这个“妇”字号招牌也应运而生。

   刚进海安县开发区人民法庭的大门,就见一个匆忙的身影在楼道里来回奔忙,同行的海安县妇联党组书记柴宝清介绍:“那个人就是‘卢主任’,每天一上班就忙得不可开交。”

  “老舅妈”卢主任叫卢胜南,今年59岁,去年刚从海安县政协退休,柴宝清告诉记者:“在卢主任退休前,我们妇联就瞄准了她的热情劲儿和奉献精神,觉得她特别适合妇联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果不其然,如今她成了县妇联的品牌人物了。”

  “你不要一味强调女方怎么亏欠你,你先动手打人,有110报警记录,你一个大男人做得就不对。”因为担心影响卢胜南的日常工作,采访就在她的一起现场离婚纠纷调解案件中开始了。

  记者注意到,在卢胜南调解的时候,并不经常使用法律专用词语,而更多地从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的层面,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语言跟他们交流,海安县开发区法庭的杨吟东庭长告诉记者:“这也正是卢胜南超越一般法院调解员的地方,她说的浅显易懂的道理更容易让当事人、代理人接受采纳,化解矛盾。”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放在卢胜南手边的一个记事本,翻开后,上面条目清晰地记载了去年参加调解工作以来的每一个案件,“去年,卢主任成功调解了197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其中108个家庭在她耐心真诚的调解下重归于好,比我们法院许多专业调解员都强,为法院节省了大量的办案资源,真了不起!”杨吟东不住地夸赞。

  卢胜南善于察言观色,各个击破,“特别是离婚案件,更要抓住男女双方的特点,采取分别谈话;找孩子到现场勾起夫妻双方对家庭的责任感;找家族中说话有分量的人,晓以轻重等方式,结善缘,化矛盾。”卢胜南讲起“调解经”一套一套的。

  如今,“老舅妈”调解成了妇联的金字招牌,不仅海安全县228个村(居)全面建立了“老舅妈”调解队,目前,南通市共有327个“老舅妈”调解室、1962支“老舅妈”调解队,有8126名像卢胜南一样的“老舅妈”调解员,“有矛盾找舅妈”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口头禅。

  南通市妇联主席钱锁梅高兴地说:“得益于专业而又耐心细致的调解,目前,南通市逐步呈现出市信访局婚姻家庭信访数、市公安局家庭暴力报警数、法院婚姻家庭诉讼案件数‘三个下降’的良好态势。”

版权所有: 中共海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