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长安海安


(信息时间: 2011-06-2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期、转轨期、矛盾凸现期,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跟进,我们要带着感情沉到基层做群众工作。基层实,基础才能实;百姓安,党心才能安。68日召开的县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县委对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海安,党委政府立足为群众办实事,立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长安海安建设把好脉、带好队,形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海安特色。
海安样本在全省推广
  今年516日,在我县召开的江苏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现场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等领导盛赞我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打造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海安样本
  2004年以来,我县在全国率先倡导并有效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连续两任县长亲自出庭应诉,7206位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连续5年保持100%,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县,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关注和好评,被业内人士誉为海安现象2010812日,江必新在江苏省高院呈报的关于海安法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详情的报告上批示:江苏海安样本具有积极示范意义。并要求以适当方式推介。早已叫响全国的海安现象愈发亮丽,实现了海安现象海安样本的跃升,并在全省推广。
  县委书记单晓鸣表示: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过程,也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面对面地沟通,更容易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更能在群众所上下功夫,所上改作风,所上得人心。司法裁判成为具体官民纠纷的终点站,大大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化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焦广琪说。
  5000党员干部给群众跑腿
  群众需要到政府部门办理建房审批、户口迁移、农保缴费等事项,只要打个电话,写张委托书,就可以享受到党员干部提供的无偿代理服务。你的事、我来办,你动嘴、我跑腿成为如今我县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
  今年117日,省委书记罗志军来海调研。在曲塘镇刘圩村,罗志军特别对我县全面推行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承包、服务时间全天候,使农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等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当得知曲塘镇党委已发放了3万余张群众事务党员代理联系卡,帮助群众代理各类事项200余件时,罗志军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百姓关心的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
  去年6月,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县委在全县部署启动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全县以村、村民小组和居民小区、企业等为单位划分代理责任区,县、乡(镇)机关、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在岗党员干部和部分党员骨干作为代理人,分片包干,义务为责任区内群众代言诉求,代办各类证照、申请、审批等手续,代理处理各种复杂事务。代理人在接到群众代理诉求后,24小时内上门咨询,48小时内作出处理结果回应。为使代理制家喻户晓,各镇制作了印有各责任区代理人姓名、电话以及县、乡监督电话的代理联系卡发放到全体农户家中,还制作了金属公示牌钉在各村和居民小区的显目处,方便群众查找联系电话。
  目前,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都成为群众事务保姆,为群众代办宅基地审批、户口、农保、医保缴费等事项25000余件。
大调解春风化雨润和谐
  有困难,找警察。遇到矛盾纠纷,老百姓总是习惯性拨打“110”,找民警解决,有数据显示,“110”有效接警数中,非警务纠纷类超过三分之一。面对大大小小的民事纠纷,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找出了破解方法,首推公调对接城南模式,多年来该所共调处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万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仅去年一年就6326起,占该所年接处警量的62.6%
  多年实践中,县镇村三级大调解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劳调对接、交调对接等调解工作亮点纷呈,极大地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水平,也加快推进了一综多专大调解新格局的发展。去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3687件,直接调处3649件,分流调处38件,共调处成功3649件,调解成功率98.97%;县调处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03件,直接调处98件,分流调处5件,调处成功率100%;镇级调处中心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454件,调处成功452件,调解成功率99.56%
  目前全县全面建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公调、诉调、检调对接机制正常运行,医患、环保、拆迁、价格、婚姻、信访、土地流转、网络等矛盾纠纷的专业调处机制已达15种。县综治办及大调解中心牵头,由工会、妇联、工商等10个部门在县法院设立调解专家门诊,在更加有效地整合调解资源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县调处中心被省司法厅、省高院联合表彰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县涌现了全国优秀调解员周友平,南通市十佳调解员周进、陆春林,市十佳调解能手丁孝虎等一批调节骨干。央视《法治报道》、《平安海安》、江苏卫视《新时空》等栏目和《江苏法制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海安大调解工作,海安人在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中,春风化雨润和谐,奏响了优美动人的乐章。(记者 张海伦)
版权所有: 中共海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