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海安市政法系统出实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息时间: 2019-05-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521日,我市召开政法系统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盛慧琴,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葛志祥,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蔡祝平,市人民法院院长任智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夏琪斌出席发布会。

海安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各部门分管负责人,各区镇政法委员、统战委员,海安市节能环保业商会、海安市色织业商会、南通市电梯商会、海安市东部家居全产业链商会、海安市机器人业商会、海安市化纤业总商会、海安市建筑行业协会、海安市新材料业商会、海安市女企业家协会、海安市“创业二代”企业家商会、海安市浙江商会、海安市上海商会、海安市江海企业家俱乐部等13家商会,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法制报、南通报业集团等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海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盛慧琴主持发布会。她表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保障、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市委政法委、市工商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目的是为了借助各位媒体朋友的资源、影响力,让海安政法系统服务民营经济的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所知,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葛志祥发布了公安局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八条举措。明确指出全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履行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随后,海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任智峰发布了市法院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维护民营经济产权;规范股东投资行为维护公司人格独立;充分运用法治手段,优化民营经济经营环境等八项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通过各类载体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坚决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有效保障民营企业家胜诉权益;对一时经营困难,但能维持生产的被诉民企,灵活采用保全措施;对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串通投标、故意损害企业家商业信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厉打击,保障民营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海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院长夏琪斌推出市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夏琪斌表示市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严把民营企业犯罪案件审查关口,采取“少捕慎诉少监禁”的司法理念办理民营企业案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民营企业内部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精准保护企业产权利益。

海安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沙祥生表示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随即公布了“政企亲清”“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企”等十项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

版权所有: 中共海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 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